传感器与微系统

未来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传感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信息的检测设备被测量。并且可以将感知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需要的信息输出形式,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需要。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小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赋予物体触觉、味觉和嗅觉,使物体慢慢变得有生命力。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特别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过各种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使设备工作在正常或最佳状态,使产品最大化。质量好。因此,可以说,没有很多优秀的传感器,现代生产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空间开发、海洋探索、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极其广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浩瀚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再到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工程都离不开各种传感器。

201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供应规模达到1942.3亿元。 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供应规模达到2188.8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0年将达到2510.3亿元。

近年来,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我国市场规模最大,占比分别为21%、19%、以及整个传感器市场的 14%;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已显示出成熟市场的特点。预计未来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增长将来自无线传感器、微系统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新兴传感器。传感器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部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形势及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I.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供应分析

1.中国传感器行业产能分析

201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供应规模达1942.3亿元。 201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供应规模达到2188.8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0年将达到2510.3亿元。

2.中国传感器产业产值分析

图表:中国传感器产业产值分析

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二、中国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产品需求结构分析

中国各类传感器根据用途不同,其市场份额差异很大。控制、测量、定位检测和监测已显示出成熟市场的特征。其中,份额最大的主要是控制和测量传感器,这两个传感器分别占据了35.4%、16.2%和20%。

2.区域需求差异分析

全国传感器厂商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沉阳、西安等中心城市。主要区域空间布局。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无锡、南京为中心,具有较为完善的热、磁、图像、称重、光电、温度、气体传感器等传感器生产体系和产业配套设施。逐渐形成。

珠三角区域:深圳中心城市以外资企业为主,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以热、磁、超声波、称重为主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东北地区:主要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主要生产MEMS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京津地区:以高校为主,从事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在部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北京市建立了微纳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地区:以郑州、武汉、太原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PTC/NTC热敏电阻、电感式数字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行业发展趋势良好。

此外,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传感器产业在陕西、四川、山东等其他地区发展迅速。

3.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近年来,企业生产的传感器市场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导致产能过剩、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