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微系统

上海嘉定将培育汽车、智能传感器、精准医疗三

 

嘉定区“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3日举行。缪璐摄。

中新网3月3日电(记者 淼璐)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五个新城”建设的一员,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区域之一。上海市嘉定区应该如何努力? 3日在嘉定区召开的“十四五”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嘉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培育汽车、智能传感器、精准医疗等3000亿级产业,2000亿级科技园区。以校地合作和“1+4”新型网络经济发展为契机,成立嘉定区招商服务中心......

嘉定提出,到2025年,汽车、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精准医疗“新四化”三大产业规模将达到千亿规模.

汽车“新四化”发展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领先,新能源汽车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受监管的汽车有100多家。企业;二是产业布局合理,依托“三港”“一园复合”等载体,构建具有充分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与研发创新全产业链体系;三是突破核心技术,力争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体系;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广、运行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力争开通智能网联汽车试验道路超过1300公里,覆盖全区。五是示范运行良好,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车辆试验和示范运行,形成高效的智能交通应用示范体系,实现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商业化运营。

嘉定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一体两翼”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将实现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生态系统基本完备的总体目标。需要依托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光机所、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资源,在嘉定工业区全面打造智能传感器与智能硬件的核心集成产业集群、安亭汽车电子特色产业集群、徐星-聚源智能制造特色集聚区。还将引进一批技术一流、核心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先企业。围绕“卡脖子”等重点领域,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研究,完善传感器技术应用和产业支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环节打造全覆盖的产业生态系统。

高性能医疗器械和精准医疗产业将聚焦重点领域,扩大产业规模。聚焦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医疗诊断、细胞免疫治疗等重点领域,加快形成相关产业链。聚焦特色集聚区,释放集聚效应。围绕上海“1+5+X”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目标,从“制造+服务”两轮驱动出发,建设医疗和医疗服务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医企融合区,建立区镇联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错位发展。聚焦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的“金字塔式”培育加速机制,建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孵化平台、产学研医疗平台等创新载体平台,优化资金和人才供给,完善生物医药创新支撑体系。

以校地、校地合作建设2000亿级科技园区,意味着在校地合作方面,我们努力实现嘉定同济大学科技“2+5”战略目标到2025年入园。“2”是指经济产值达到“两千亿”规模(一是大学科技园产值和收入达到1000亿元;二是大学科技园区培育的创新创业企业估值和市值均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5”是五个核心目标(提升创新载体能力、集聚创新平台、深化创新创业)。产融结合,优化载体供给,集聚人才)。在机构合作方面,到2025年,嘉嘉科技园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高性能医疗器械与精准医疗、新能源、 , 和新材料。辐射范围广,形成千亿规模。

在网络新型经济发展方面,嘉定将围绕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四大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的示范作用工业园区,积极推动企业数据上云。 “智能化”,加快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强动漫游戏产业,依托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短视频+网红+直播经济+粉丝经济。探索规划建设长三角动漫电竞之都和知名度较高的直播短视频高地。加快京东无人仓、国美在线“亚太一号”等重点项目建设升级,提升电子商务水平。四是依托国家智慧交通试验区建设,引进一批专注于智慧出行的新兴科技公司,构建成熟的新型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区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4000亿元左右。

同日,嘉定区招商服务中心也同时成立。据悉,该中心将围绕“八个一”:构建招商引资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园区;建立“一网优服务”平台;支持一批招商平台;布局一批招商引资基地;建立一批招商引资模式;引进一批重点项目。 (完)